门诊首页 门诊概况 新闻动态 重点专科 治疗特色 典型案例 精彩专题
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中医 > 专家问答正文内容

中医是怎么区分肿瘤的?



 
  在人类社会早期,肿瘤就已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患。德国考古学家发现7000年前石器时代人就患有癌症。公元前3000~2500年前的古埃及木乃伊有肿瘤病症,公元前5世纪的印加人古尸也有类似的情况。 

一 肿瘤的概念

  人类认识肿瘤的历史很久,但现代的认识是从19世纪发明了显微镜,尤其是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提出肿瘤细胞学理论后,为近代肿瘤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半个世纪以来,通过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,现代医学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,从细胞到分子,从基础理论到诊断、治疗、预防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。 

  现代医学认为,肿瘤是机体中成熟的或在发育中的正常细胞,在不同有关因素的长期作用下,呈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。为了研究肿瘤的发生、演化和防治,建立了专门学科,叫肿瘤学。肿瘤学是现代医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,和许多基础、临床学科有密切联系。由于对肿瘤采用的治疗手段不同,临床上又可分为外科肿瘤学、内科肿瘤学和放射肿瘤学等等。 

  现代医学把肿瘤分成良性与恶性两大类。良性肿瘤的生长常表现有“自限性”,它的生长有一定限度。恶性肿瘤的形态和生长则无一定规则,能浸润和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。不同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可有不同,但转移为其共性。 

  癌的病因和发病条件很复杂。近年来,对于细胞癌变过程提出了不少假说,比较集中的有3种。一是体细胞突变说:认为癌变是赋予致癌物质选择性地直接作用于细胞遗传的信息物质,使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发生改变;二是病毒转化说:认为细胞受病毒感染时,病毒基因也同时复制和传递给子细胞;三是基因表现失调说:认为癌瘤是一种细胞分化障碍性疾病,癌变虽可能是由于基因表现调控失常,但不一定需要基因结构的改变,也不一定需要病毒基因的掺入,因而认为癌细胞经过“去恶”后,可能逆转为“正常”细胞。尽管有关癌变的假说还不十分完善,但可以看出,在细胞癌变过程中,细胞核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。 

  人体正常细胞演化成为癌细胞,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质变过程。先是细胞酶系统发生变化,然后是细胞形态出现变化,如细胞增生,从单纯增生、重度增生到不典型增生,也就是进入癌前病变期。这个时期的演化是“双向”的,如果内外环境的刺激因素消失,增生细胞可能逆转到“正常”,如继续恶化,则发展成癌细胞。这个过程称之为癌变过程。 

  现在了解到,大多数成年人上皮癌的发生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。有些化学物质,如亚硝胺、偶氮、多环碳氢化合;物理刺激,如放射性、紫外线、某些慢性刺激;生物中,如病毒、寄生虫等,都是致癌因素。当然,人接触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后,并不都发生癌变,因为人体癌瘤的发生,除外界致癌因素外,和机体的内部环境,如内分泌、精神状况、营养状态、家族遗传和免疫水平等都有密切的关系。因此,在研究癌瘤的病因时,除了要探索外界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外,还必须重视对机体内部各种因素的分析。 

 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,肿瘤生物学标记物的发现,病理细胞学活检,各种影像学检测,如超声波、动脉造影、r照相、纤维内镜、CT、磁共振等,均为肿瘤定性与定位诊断,提供了极大方便。外科手术、x线、60Co、快中子、激光、冷冻及导向疗法、免疫疗法等治疗方法,都是目前临床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。

  属传统医学的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西医,由于历史发展条件不同,两个理论体系与诊治方法,各有优势。中西医结合也就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,取长补短,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中,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。  

二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

  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、生长特性、形态特点,尤其是对人体危害程度的不同,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,另外还有持有恶性倾向的“境界瘤”。良性胂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,主要在于分化、转移和复发,但也是相对而言。一般讲,无转移性的肿瘤属良性肿瘤,有转移性的肿瘤属恶性肿瘤。恶性肿瘤中转移率低的接近良性肿瘤,良性肿瘤中复发率高的接近恶性肿瘤。有些良性肿瘤可以发生恶变成为恶性肿瘤,相反,极少情况下恶性肿瘤也可以转化为良性肿瘤。 

1.良性肿瘤

  多数是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,不浸润邻近组织,常有包膜,边界清楚,无转移性,生长慢或呈间断性生长,少有出血、溃烂、坏死,肿瘤分化好,色泽及质地接近正常相应组织。组织形态及细胞形态变异较小,细胞核分裂现象不易见到,各种细胞内的细胞器及细胞外围的膜结构、细胞间的连接,变化不大。通常预后良好。如果良性肿瘤位于重要的解剖部位或者分泌过多的激素,也可产生严重危害,如压迫重要脏器或重要管道而使之阻塞时,造成严重届果。良性肿瘤一般情况下通过手术可治愈,不再复发。 

2.恶性肿疤

  生长迅速,在短时间内常有明显增大、坏死、出血、溃烂,其生长方式为膨胀性及浸润性生长,多无包膜,会转移。肿瘤分化差,组织及细胞形态与其相应的正常组织相差甚远,显示异形性,排列紊乱或极性丧失;细胞核形状不规则,常有不同程度的深染,核仁增大增多,核分裂象增多,并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。超微结构也有不同程度改变。肿瘤细胞代谢功能不正常,核酸代谢旺盛,酶谱改变,细胞遗传性有显著改变。肿瘤浸润广泛,经常复发,容易转移,危及到人体生命,晚期可引起人体极度衰竭的恶病质。 

3.境界瘤

  也称交界性肿瘤,是指组织形态良性,而其生物学特性有恶性倾向的肿瘤。如有乳头形成的甲状腺腺瘤,尿道、外耳道或阴茎的乳头状瘤,细胞丰富的纤维瘤、脊索瘤,胚胎性畸胎瘤,腮腺混合瘤,破骨细胞瘤,卵巢乳头状囊腺瘤等。此外,主观上难以区别良恶性的肿瘤也可称为交界性肿瘤。 

三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

1.肿瘤的命名

  肿瘤的命名较为复杂,通常根据肿瘤的生物行为(良性、恶性或交界性)、解剖部位、来源组织、细胞类型等来决定。 

(1)良性肿瘤:通常是在该肿瘤发生的来源组织名称后面加上“瘤”字,如来自纤维组织的纤维瘤,来自腺上皮的腺瘤,有的则结合解剖器官命名,如甲状腺乳头状瘤、膝关节滑膜瘤、膀胱移行上皮瘤等。 

(2)恶性肿瘤:命名方法较多,较为复杂。恶性肿瘤中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称为癌,来自间叶非上皮性组织的称为肉瘤。幼稚组织恶性肿瘤称母细胞瘤(良性者在前加“良性”二字),如肾母细胞瘤、睾母细胞瘤、良性软骨细胞瘤等。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仍用传统名称,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、恶性神经鞘瘤等。根据解剖部位可称为食管癌、胃癌、大肠癌、肝癌、乳腺癌、官颈癌、皮肤癌等;根据组织结构可称为乳头状癌、囊腺癌、腺泡细胞癌、腺泡状软组织肉癌、葡萄簇肉瘤、滤泡型癌等;根据细胞来源可称为鳞形细胞癌、基底细胞癌、移行细胞癌、腺癌、软骨肉瘤、横纹肌肉瘤等;根据细胞大小可称为大细胞癌、巨细胞癌、小细胞癌等;根据细胞的染色反应可称为嗜银细胞癌、恶性嗜铬细胞瘤、透明细胞癌等;根据细胞内所含的内容可称为粘液腺癌、黑素瘤等,含内分泌激紊的可称为恶性胰岛素细胞瘤、恶性高血糖素瘤等;根据细胞的颜色可称为棕色瘤、绿色瘤、黄色瘤等。又根据恶性程度可称为低度恶性、中度恶性及高度恶性肿瘤;根据生长方式可称为原位癌、浸润癌、转移癌;根据触及范围可称早期癌、中期癌和晚期癌以及原发性癌、继发性癌等。 

  此外,还有一些特殊的命名方法,如有些冠以人名,如尤文瘤、伯基特淋巴瘤、霍奇金病等;有的以“病”命名,如白血病、蕈样真菌病等;有的以地名命名,如地中海型淋巴瘤、非洲淋巴瘤等。对多种组织成分的肿瘤则用复合性名称,如癌肉瘤、腺鳞癌、基底鳞形细胞癌、粘液表皮样癌、红白血病、支持间质细胞瘤、纤维腺瘤、血管平滑肌结肠瘤等。 

(3)其他:有些本质上不是肿瘤而称为瘤者,如石蜡瘤、胆脂瘤、淀粉样瘤、动脉瘤等,多从形态而来。 

2.肿瘤的分类

  (1)按肿瘤组织的生物学行为分类:按照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组织结构、生长方式、生长速度、有无复发、有无转移,以及对人体影响程度等,分成良性肿瘤、恶性肿瘤及境界瘤等。 

  (2)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组织来源分类:这是临床上较为实用的分类方法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。 

  1)上皮组织肿瘤:来自皮肤、粘膜、腺体等上皮组织,如鳞形上皮、基底上皮、毛发上皮、移行上皮、粘液细胞、皮脂腺细胞、支气管表面上皮、腺上皮等。 

  a.良性肿瘤:鳞形上皮乳头状瘤、角化性棘皮瘤、基底细胞乳头状瘤、移行细胞乳头状瘤、粘液性囊腺瘤、皮脂腺腺瘤、汗腺瘤、支气管乳头状瘤、腺瘤、乳头管状腺瘤、囊腺瘤等。 

  b.恶性肿瘤:鳞形细胞癌、疣状癌、基底细胞癌、毛发上皮癌、移行细胞癌、粘液性囊腺癌、皮脂腺腺癌、汗腺癌、支气管表面上皮癌、腺癌、乳头状腺癌、腺样囊腺癌、硬癌、髓样癌等。 

  c.交界瘤: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、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。 

  2)间叶组织肿瘤:来自肌肉、骨骼、血管淋巴管等间叶组织,如结缔组织、纤维组织、脂肪组织、平滑肌及横纹肌组织、血管、淋巴管等。 

  a.良性肿瘤:纤维瘤、脂肪瘤、粘液瘤、平滑肌瘤、骨瘤、软骨瘤、破骨细胞瘤、滑膜瘤、血管瘤、血管内皮瘤、血管外皮瘤、血管球瘤、淋巴骨瘤、脑膜瘤等。 

  b,恶性肿瘤:纤维肉瘤、脂肪肉瘤、粘液肉瘤、平滑肌肉瘤、横纹肌肉磨、尤文瘤(骨未分化网织细胞肉瘤)、骨肉瘤、软骨肉瘤、恶性破骨细胞瘤、血管肉瘤、血管内皮肉瘤、滑膜肉瘤、淋巴内皮肉瘤、浆细胞骨瘤(多发性骨髓瘤)、恶性脑膜瘤等。 

  c.交界瘤:非典型纤维黄色瘤、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、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、血管内皮瘤(上皮样、棱形细胞、血管内乳头状)、非典型性脑膜瘤等。 

  3)淋巴网状组织肿瘤:大都为恶性肿瘤:滤泡性淋巴肉瘤(巨滤细胞性淋巴瘤)、淋巴肉瘤、网织细胞肉瘤、霍奇金病(网状细胞肉瘤、或巨网织细胞淋巴性肉瘤,简称巨网淋巴肉瘤)、淋巴性白血病、骨髓性白血病绿色瘤、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、恶性网状细胞病(简称恶网)。 

  4)神经组织肿瘤: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胶质细胞、脉络丛细胞、神经元及髓上皮等。 

  a.良性肿瘤:星型细胞瘤(纤维型、原浆型、肥胖细胞型)、毛发型星形细胞瘤、多形性黄色细胞瘤、室管膜细胞瘤、少枝胶质细胞瘤、粘液乳头室管膜瘤、混合性胶质细胞瘤、脉络丛乳头状瘤、节细胞神经瘤、中枢神经细胞瘤、神经鞘瘤。 

  b,恶性肿瘤:间变性星形细胞瘤、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、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、恶性室管膜瘤、恶性混合性胶质细胞瘤、脉络丛乳头状癌、神经母细胞瘤、髓上皮瘤、髓母细胞瘤、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、恶性颗粒细胞瘤、透明细胞肉瘤、神经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、神经上皮瘤、视网膜母细胞瘤、嗅神经母细胞瘤、嗜铬母细胞瘤。 

  c.交界瘤:星形母细胞瘤。 

  5)内分泌组织肿瘤:包括松果体细胞、促生长细胞、促肾上腺皮质细胞、促甲状腺细胞、促性腺细胞、肾上腺髓质细胞、肾上腺皮质细胞、甲状腺细胞、甲状旁腺细胞、胰岛ρ细胞、胰岛细胞、胰岛α细胞、胰岛非B细胞、副交感副神经节细胞、交感副神经节细胞、甲状腺C细胞等。 

  a.良性肿瘤:松果体细胞瘤、生长激素瘤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、促甲状腺激素瘤、促性腺激素瘤、嗜铬细胞瘤、肾上腺皮质腺瘤、甲状腺腺瘤、甲状旁腺腺瘤、胰岛素细胞瘤、胃泌素瘤、高血糖素瘤、血管活性肠肽瘤、副交感副神经节瘤、交感副神经节瘤。 

  b.恶性肿瘤:松果体母细胞瘤、垂体腺癌、恶性嗜铬细胞瘤、肾上腺皮质腺癌、甲状腺腺癌、甲状旁腺腺癌、恶性胰岛素细胞瘤、恶性胃泌素瘤、恶性高血糖素瘤、恶性血管活性肠肽瘤、恶性副交感副神经节瘤、恶性交感副神经节瘤、甲状腺髓样癌。 

  C.交界瘤:垂体浸润性腺瘤。 

  6)其他组织肿瘤:包括来自胚胎组织、未成熟幼稚组织。 

  a.良性肿瘤:黑痣、葡萄胎、畸胎瘤、(囊性)、混合瘤、脊索瘤。 

  b.恶性肿瘤:恶性黑色素、恶性葡萄胎、恶性畸胎瘤、恶性混合瘤、滋养叶细胞癌(绒膜癌)、脏器的胚胎性肿瘤(肾母细胞瘤、肝母细胞瘤及其他胚胎性肿瘤)、癌肉瘤等。 

  c.交界瘤:畸胎瘤(实质性)。 

四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途径

  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备种内外因素作用下,改变原有性状,不按人体正常需要,发生过度增长、堆积而形成的瘤块。肿瘤的生长方式与肿瘤细胞的类型、分化程度和发生部位有关。各种肿瘤由于生物特性不同,良恶性质有别,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差异很大,良性肿瘤多生长到一定程度就停止或速度减慢,恶性肿瘤多呈持续性生长。可以认为,肿瘤对机体的危害性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生长方式。 

1.肿瘤的生长方式 

  (1)内生性生长:有些上皮性肿瘤的生长,不是向表面,而是向内部,即向粘膜的固有膜或皮肤的真皮内生长。例如鼻粘膜的内翻性乳头状瘤即具有这种生长方式,其生长比较旺盛,并有恶变倾向。 

  (2)外生性生长:生长在体表、体腔或胃肠道的上皮性肿瘤,常向体表及腔内生长,突起于皮肤及粘膜上,形成乳头状、菜花状、结节状肿块。良性肿瘤中的乳头状瘤、息肉;恶性肿瘤中的皮肤癌、食管癌、胃癌和肠癌,多以这种方式生长。 

  (3)膨胀性生长:这是多数良性肿瘤所具有的生长方式。生于较深部的肿瘤,不断增殖长大向四周挤压,同时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包绕的外层,形成包膜,与周围有明显界限,不浸润邻近的正常组织,仅有压迫作用。但如果发生在重要器官,如颅内或脊椎管内,通过其阻塞与压迫,也能引起器官功能的严重障碍,甚至死亡。 

  (4)浸润性生长:瘤组织沿邻近组织间隙,肌肉、筋膜、神经、血管、淋巴管浸润,一般不形成包膜。癌及肉瘤大都以这种方式生长。 

2.恶性肿瘤的扩散

  恶性肿瘤不仅可在原发部位生长,还可通过多种途径,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。其扩散途径有以下几种: 

  (1)直接蔓延:瘤组织直接向周围组织的间隙、肌肉、筋膜、神经周围及骨骼蔓延。 

  (2)淋巴道转移: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,随淋巴液流到淋巴结,在那里形成新的肿瘤,并可以再向其他淋巴结转移。 

  (3)血行播散:肿瘤细胞侵入毛细血管后,可随血液周流全身,形成新的肿瘤病灶,侵入体静脉的瘤细胞先转移到肝。因椎静脉系统与腰、骶、腹、胸等处的静脉之间有吻合交通支,无静脉瓣,所以侵入椎静脉系统的瘤细胞,不需要通过肺,而直接向脊柱、骨盆及颅内转移。 

  (4)接触转移:正常部分由于经常与恶性肿瘤接触而引起的转移。例如下唇癌被带到上唇,阴唇癌由一侧转移至对侧。然瘤细胞接触到无破损的正常上皮是难以生长的。 

  (5)种植性转移:内脏恶性肿瘤如侵至浆膜面,瘤细胞脱落后粘附在邻近或远处器官的表面,可发展成为新瘤结,称为种植性转移。在作恶性肿瘤的手术时,常由于手术器械粘附着瘤细胞移植到切口,长出新瘤子,形成医源性种植转移。 

  (6)脑脊液转移: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肿瘤,侵及脑脊膜表面或脑室系统时,瘤细胞进入脑脊液中,可能发生远程转移。最多见的部位为颅底和脊髓的马尾。小脑的成神经管细胞瘤最多见此种转移。大脑的星形细胞瘤、成星形细胞瘤及脉络丛的肿瘤,有时也会发生这种转移。 

  转移的瘤细胞能否成活和繁殖,其命运决定瘤细胞本身生命力是否旺盛,沿途为其提供转移条件是否成熟以及机体防卫机能的强弱。通常情况下,绝大多数转移的瘤细胞都在备种因素影响下而死亡,只有极少数存活,而这些极少的细胞却会给人体带来致命的伤害。 


点击次数:2303次 发布时间:2013-8-3 【打印此页】【关闭
上一篇文章:中医专家问答
下一篇文章:中医认为,肝癌是由七情、 

重庆冉明诊所 地址:黔江区解放路118号 电话:13896800113 传真: 023-79230708 手机:13228589488 邮编;409000 网址: www.rmmz120.com E-mail:1034939929@qq.com